课程简介
1.系统讲解AI大模型的工作原理,让学员在理解AI大模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开展应用
2.逐层细致讲解从构思AI应用场景到实际落地的条件依赖关系、实现次序、及建设思路
3.分享AI大模型应用落地中会遇到的各种坑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
4.有当堂演示AI大模型的应用拆解及对比试验
5.因为本课程并非AI技术实现课程,所以对学员并不要求已经具备AI大模型基础
目标收益
1、大模型及RAG到底是什么?有什么用?
2、通用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区别是什么?
3、AI大模型有哪些具体优势?又有哪些局限?
4、我们企业或团队目前刚刚开始了解AI大模型,从想法到落地应该做些什么?如何规划团队结构和相应投资?
培训对象
针对想引入AI但还没开始投入资源做AI的公司、或不知从哪里入手搞AI的公司、或非IT科技类的公司。可以用来扩展非IT行业的新客户
课程大纲
模块一:AI落地点 |
(1)AI落地点的类型: a.个人AI赋能 b.团队AI赋能 c.通过AI增强现有能力 d.通过AI构建新能力 (2)AI落地点的选择: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AI落地点,包括考虑因素和评估标准 (3)案例分析: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不同AI落地点的选择过程和结果 (4)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:介绍在选择AI落地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行性分析 |
模块二:AI应用及智能体 |
(1)提示工程对AI智能体的影响,从简单一问一答到程序调度的变量参数提示 (2)智能体的定义及作用:何为AI智能体及其在AI应用中的作用 (3)AI智能体的典型架构和核心模块 (4)AI智能体的分层实现:逐步讲解从构思到实现AI应用的过程,包括交互层、应用管理层、会话管理层、模型部署层、数据支撑层等 (5)AI智能体从概念验证到大规模应用的分段投入 |
模块三:AI大模型工作原理 |
(1)何为生成式AI (AIGC)、与传统AI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(2)AIGC领域的重要应用——LLM(大模型) (3)由AI视角解释LLM大模型工作原理:分别详述“L”-“Language”-“Model”技术原理 (4)理清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和相互关系:Token、向量、嵌入、Transformer等 (5)有哪些好用的大模型:Chat GPT以及类似的中英文开源大模型 (6)通用大模型vs私有大模型,及应该如何选择 (7)哪些情况需要企业搭建针对性的私有大模型 (8)构建私有大模型的核心条件和准备工作 (9)搭建私有大模型的关键步骤、顺序、及依赖关系 (10)大模型幻觉的成因及注意事项 (11)每一个“我”如何在庞大的AI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|
模块四:AI数据及增强检索RAG |
(1)深入理解:大模型训练vs模型微调vs增强检索RAG的核心区别、实施成本、实施难度、和应用场景定位 (2)大模型具体应用落地的重要抓手——RAG (3)RAG技术详解:RAG数据集合、RAG分块策略、RAG模型嵌入 (4)RAG知识库的数据准备 (5)RAG流程和多库分类 (6)AI数据和知识库的更新、维护、及长文档组织 |
模块五:AI算力 |
(1)运行大模型的算力计算公式 (2)部署私有大模型的算力投入 (3)GPU硬件选型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 (4)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套管理及使用 |
模块六:企业应用AI实践分享 |
(1)AI在企业落地的流程支撑及数据质量管理 (2)通过AI赋能个人能力提升团队效能 (3)通过AI赋能工作流中的关键节点提升团队效能 (4)通过AI赋能、自动化、再造工作流提企业运作效能 (5)总结:适合AI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特征 |
模块七:展望及思考 |
(1)AI时代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新挑战 (2)AI时代非IT技术人员的AI技能要求 (3)AI时代IT技术人员的挑战及机遇 |
模块一:AI落地点 (1)AI落地点的类型: a.个人AI赋能 b.团队AI赋能 c.通过AI增强现有能力 d.通过AI构建新能力 (2)AI落地点的选择: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AI落地点,包括考虑因素和评估标准 (3)案例分析: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不同AI落地点的选择过程和结果 (4)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:介绍在选择AI落地点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可行性分析 |
模块二:AI应用及智能体 (1)提示工程对AI智能体的影响,从简单一问一答到程序调度的变量参数提示 (2)智能体的定义及作用:何为AI智能体及其在AI应用中的作用 (3)AI智能体的典型架构和核心模块 (4)AI智能体的分层实现:逐步讲解从构思到实现AI应用的过程,包括交互层、应用管理层、会话管理层、模型部署层、数据支撑层等 (5)AI智能体从概念验证到大规模应用的分段投入 |
模块三:AI大模型工作原理 (1)何为生成式AI (AIGC)、与传统AI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(2)AIGC领域的重要应用——LLM(大模型) (3)由AI视角解释LLM大模型工作原理:分别详述“L”-“Language”-“Model”技术原理 (4)理清大模型的核心概念和相互关系:Token、向量、嵌入、Transformer等 (5)有哪些好用的大模型:Chat GPT以及类似的中英文开源大模型 (6)通用大模型vs私有大模型,及应该如何选择 (7)哪些情况需要企业搭建针对性的私有大模型 (8)构建私有大模型的核心条件和准备工作 (9)搭建私有大模型的关键步骤、顺序、及依赖关系 (10)大模型幻觉的成因及注意事项 (11)每一个“我”如何在庞大的AI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|
模块四:AI数据及增强检索RAG (1)深入理解:大模型训练vs模型微调vs增强检索RAG的核心区别、实施成本、实施难度、和应用场景定位 (2)大模型具体应用落地的重要抓手——RAG (3)RAG技术详解:RAG数据集合、RAG分块策略、RAG模型嵌入 (4)RAG知识库的数据准备 (5)RAG流程和多库分类 (6)AI数据和知识库的更新、维护、及长文档组织 |
模块五:AI算力 (1)运行大模型的算力计算公式 (2)部署私有大模型的算力投入 (3)GPU硬件选型注意事项实践经验分享 (4)硬件基础设施的配套管理及使用 |
模块六:企业应用AI实践分享 (1)AI在企业落地的流程支撑及数据质量管理 (2)通过AI赋能个人能力提升团队效能 (3)通过AI赋能工作流中的关键节点提升团队效能 (4)通过AI赋能、自动化、再造工作流提企业运作效能 (5)总结:适合AI大模型落地的应用场景特征 |
模块七:展望及思考 (1)AI时代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新挑战 (2)AI时代非IT技术人员的AI技能要求 (3)AI时代IT技术人员的挑战及机遇 |